保研迷思
保研迷思
我的保研以一种意料之外的速度落下帷幕。
#0
从高考出分时,我就决定要保研了,我是坚定的要学计算机的人,从初三到那时从未改变。报名高考志愿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各个学校的保研率,最后在西电、北交、哈工威、中南来回纠结。最后比较下保研率,发现西电和北交的保研率更高,计算机专业也更强。
只是那时候不太懂,以为有个保研名额就可以去外校尝试,后来发现没个好名次只能留本校。不过我本着大学没有高中我不喜欢的譬如化学、物理、生物等学科,那么我一定能卷出来的信念,开启了大学的生活。
#1
人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和实际上还是有许多区别,回首前三年的学习,我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实际上我的专业课学的并不出色,包含了数学。大一大二的早八我一定会睡过去半节课,每次的数学作业(微积分、线代、概率论)都是在ddl之前冲刺一下。我十分依赖于期末周前的复习周,没有这些复习周我不知道我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。
我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在复习周完成了对数学课程、专业课程的预习与复习。幸运的是,我校的课程考试不是很难,也与往年的考试题目有重合之处。我凭借着刷题数量和期末周的助力,总能取得还可以的成绩。
当然,耍小聪明是走不远的。那年的概率论我天真地以为和以往一样刷刷往年题就可以了,没想到给了我当头一棒,卷面成绩差点不及格,同一学期的数据结构我也因为自己的自负考了巨低的分数。那学期我的排名到了20+,总排名10+。我当时对保研前景充满了绝望,甚至有了动摇,想着本科毕业就去就业不也挺好的。
如今回想起这一学期总觉得很微妙,如果我这学期和其他学习一样进前十,总排名感觉也可以冲击一下tpu了,不过都没啥意义,每个人都有各种理由。
#2
想要保研到较好的学校还是需要一些竞赛点缀,虽然最后都没用上。我首先考虑的是acm,大一上学期没课就在教室找个有充电的地方刷题。现在看来那时候的路线错了,不然不至于算法水平上升缓慢。给我希望最大的是大二上学期的校赛,我差一点拿到了一等奖,同时打败了许多在校队的选手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道数论题,我一直在构造那个模数,在尝试了无数次之后,我终于构造出了一个巨长无比的数,通过了这一题。直到如今,这一题还是我做出来最激动的一道题,虽然我早已忘了题目是什么。不过acm很吃天赋,我很清楚我的能力,所以早早退出打打蓝桥杯了。
然后就是一些其他的竞赛,比如巨水无比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,软件创新大赛,服务外包等等。总的来说,竞赛只能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,除非acm区域赛牌子,其他都没啥用。
#3
我已经忘记发论文这个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,但是在意识到手握论文能给保研带来巨大优势的情况下,我毅然决然的决定将80%的经历投入到科研中了。
我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,幸运在老师提供给了我算力让我能够跑完实验,不幸的是老师几乎对我处于放养状态,我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指导。没办法只能自己慢慢磨,最后很幸运,在六月初,也就是很多夏令营没结束报名前得到了C会的录用通知。
后来我总是想,如果我有指导,是不是能冲个B会呢?
#4
五一假后的我发出了第一封套磁信,现在数来大约发了30多封,有效沟通也有10+吧,回头来看感谢那些愿意面试我的老师/实验室,没有他们在线上的拷打就没有我在线下面试时的从容。
北理的老师和我很match,不过她也说北理可能不开硕士的推免,但是愿意给我直博的offer。然后就是pjlab的两个实验室的拷打,其中甚至有欧阳大佬的直接面试,直接把我问懵住了。后面也有通研院的视觉与语言的面试,其中贾老师直接邀请我去语言实验室参与实习。西湖的张老师和我是老乡,他也喜欢梅西,但是面试聊的不是特别好。
线上的一轮轮面试让我积累了足够的经验,虽然很多都是一面就被刷了,但是还是很感谢给予机会。
#5
计算机保研的难度几乎是所有专业的顶端,三个绿群的总人数逼近一万,并且聚集着20多个不同专业的跨保大军。由于计算机的热度一直不减,保研的难度也是一年比一年难,因此需要对自己进行好好地定位。
真正的焦虑从2月份就开始了,一开始我的定位是中九和浙软。在绿群的定位表格中也写了写bg,问了问华五有没有机会,有回复说试试直博。在那时候,我的目标是东南palm或者浙软年轻ap。
但是没人能够预测每一年的保研形势,今年的保研形式更严峻,许多中九的bar更是通天高。对于我目前的rk,几乎华五是无法入营的,因此特意感谢大佬们选择复旦和ai院,让我得以复活。同时也要感谢北交的地理位置,使得高瓴放松入营标准。
人们总说,入营后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,无关乎rk,全靠自己的表现了。因此当我入营后我并没有因为本科背景、低rk而自卑,相反我只想着要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论文优势、发挥机试优势。虽然在等待华五人夏令营结果的时候很煎熬,因为周围参加中九营的同学都拿到了offer。但好在最后的结果超乎我想象的好。四个月前的自我定位超额完成。
#6
辗辗转转还是回到了省内,研究方向还是第一篇论文的方向。实话实说,我很喜欢这个方向,我也知道现在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。但是人总是要想未来工作考虑,我本以为这个方向就业岗位挺多,实际上处于一个学术热但产业冷的状况(PS:很多CV任务都这样)。因此我曾在高瓴出结果时纠结过一段时间,如果补到我了肯定是llm这块香饽饽更赚钱,就业岗位也很多。
不过后来看了导师的论文后,还是决定投入low-level领域了,追寻白月光了。
#7
我曾经说一路向北,如今又一路向南了。不知道未来会去互联网手机厂996还是进体制(毕竟代码是高贵的0812),不过这都是几年后要考虑的事情了。
高中时我为成绩差找不喜欢物化生的借口,本科我为成绩差安慰自己考试并不能反应一个人的代码能力,如果读研学术不顺我不知道又会找什么样的借口。
#8
保研结束的日子正好是秋天开始的日子,最近在家发现这里的空气质量比北京好很多。家旁边就是湖,几乎天气好的每天都可以看到晚霞,而学校就在太湖旁边,大概也可以经常看晚霞吧。
保研结束的大四,大概就是跟组里做做毕设,再看看能不能找个轻松点的实习。然后最后一年好好转转北京,去看各种livehouse,看演唱会,去霓虹旅游吧。
“我回来了”
“完成这一章冒险了”
“在座有没有人 有兴趣听我说”
“一路见过的潮起潮落”
“走下列车 拆开名为我的盲盒”
“有太多的苦与乐 超出我原本记得”